续 - 如何理解「教练是一面镜子」

昨天分享了我对「教练是一面镜子」的理解,把文章发给我亦师亦友的一位资深教练需求反馈(我称呼他周老师),我们通了一个小时电话。 周老师指出昨天的文章比较表面,没有深入谈论教练作为镜子,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。 于我而言,这一个小时的内容非常之宝贵,是书上学不到的,整理如下。

镜子的核心能力

要做好一面镜子,需具备三方面的能力:

  • 描述客观事实的能力
  • 洞察力
  • 有意识地教练的能力

描述客观事实的能力

镜子反映的是被教练者的态度、行为和现状。 举例: 描述人 主观:

你有点心不在焉。

客观:

我观察到,在过去的一分钟,你看了三次手机。

描述事 主观:

你怎么说话不算数,说了五点交报告的,现在五点十分了,报告呢?

客观:

你答应五点交报告,现在是五点十分,我没有收到你的报告。

洞察力

洞察力(Insight)是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,包括观察和分析。 主要是观察三个部分:

  • 手足
  • 仪表
  • 仪容 顺序是很重要的,脸要最后看,因为我们对颜值的偏执,很容易引入主观评价,从而影响对其他地方的观察。(这段是我补的) 观察过后是分析,如果一个人不停地玩弄手中的物件,可能他是紧张的,如果他的手,随着音乐节奏敲击桌面,可能他就是放松的。

除了在生活中经常观察,并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,比如弹吉他的人左手指头有老茧,还可以学习如何解读微动作,微表情。

有意识地教练

在教练过程中,不能陷入到客户的问题中,要意识到自己在教练过程中,当前处于哪一个阶段。 在谈话过程中,有意识地关注三条线:

  • 信息线(信息传递是否到位)
  • 关系线(关系有没有按预期发展)
  • 感情线(感情是否按预期变化)

我对关系和感情的区别有点不理解,周老师举了一个例子:

张三想跟李四做生意,不得已卑躬屈膝。这时候他们的生意关系是建立起来了,但感情是疏远的。

层次低的人,靠感性建立关系,谁对我好我就跟谁亲近。 层次越高的人,越靠理性建立关系,礼数怎么样无所谓,关键是给彼此带来的价值。 所以跟层次低的人谈话,就要照顾 TA 的情感需求,跟层次高的人谈话,就要少说废话,一针见血。

这三条线在任何沟通中都是存在的,三条线的背后,是给对方留下三种印象:

  • 理性形象(专业度)
  • 感性形象(舒适度)
  • 感官形象(看到的,听到的)

信息是否准确到位,语气是否让人舒服,语音语调是否合适,肢体语言是否自然,这些都会影响给对方留下的印象。

最后,感谢周老师毫无保留地与我分享!